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南阳市情 > 南阳人物 > 正文

近 代 人 物

发布时间:2023-06-30 党史研究室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

齐  慎    (1775~1844)  字三企,号礼堂。新野县新甸铺镇齐家人。自幼习武,16岁中武秀才。嘉庆元年(1796年),齐慎协助清兵镇压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军。嘉庆五年(1800年)任清兵易州营把总。嘉庆十年(1805年)升为陕安镇标左营游击。嘉庆十八年(1813后)9月,随参赞大臣杨芳镇压滑县李文成领导的农民起义,后又参与镇压三门峡刘二和麻大旗起义军。在多次参与镇压反清的农民起义中,先后升任西安、陕安两镇总兵。道光元年(1821年),任陕甘提督。次年,西宁插帐番部骚扰黄河以北地区,齐慎率军大败番部,迫使其安守游牧。道光六年(1826年),新疆维吾尔贵族张格尔在英国的唆使和策划下发动叛乱。清政府派杨遇春率领大军前去镇压,齐慎受杨的节制为侧翼将军。经过一年多的征战,清军最终粉碎了这次叛乱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三月,齐慎以参赞大臣的身份率川兵抵粤抗英。驻守佛山期间,惩办汉奸,操练人马,增筑炮台,迫使英国侵略军放弃了进攻佛山的计划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七月,英国海军从上海、宝山沿江西上。11日,齐慎率将士700名自苏州日夜兼程,13日,抵镇江,与湖北提督刘允孝同驻城外。19日,英舰56艘直达瓜洲河口 。21日,英军7000人,在军舰掩护下,分三路登岸入侵镇江。齐慎一面命刘允孝率部据扼要地势,相为犄角,一面亲率千余人,正面迎敌。他身先士卒,率众冲入敌营,击毙英军头目和士兵多人,战斗自晨至晚,终因敌强我弱,镇江失守。他退居新丰后,仍日夜筹思收复镇江。曾选派300精兵乔装樵夫、菜贩,身藏短刀,突袭敌营,使英军受到很大震动。8月29日,中英签订了不平等的《南京条约》,齐慎视为千古奇耻,坚决反对。10月,齐慎被夺去前线兵权调回四川。回川后,他仍每日操练军队,研读兵书,以图日后报效祖国。终因积劳成疾,于道二十四年(1844年)5月15日含恨病逝。后追封太子太保,谥号勇毅。

马殿甲    (1776~1849)  字捷三,号肃斋。回族。先祖为西凉人,东汉时迁居洛阳,明代再迁邓州穰东(今邓州市穰东镇)。殿甲乃官宦子弟,其父显麟,乾隆恩科进士,官蓝瓴侍卫。殿甲10岁丧父母,虽胸有大志,因家庭败落不能读书。稍长,决心继承父业,学弓箭,习剑戟,入武学堂。嘉庆十二年(1807年),参加乡试,中武举。嘉庆十六年(1811年)参加会试,以第9名武进士钦点武状元,授头等卫侍。嘉庆十八年(1813年),因镇压林清领导的白莲教起义,授陕西黄甫游击,陕甘宁总督复奏朝廷提升为延安护理,任延绥总兵。时值英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张格尔在新疆叛乱,清廷调任殿甲为乌鲁木齐济木萨营参将,率军赴喀什葛尔平叛,有功,赏给荣衔,奏补保定营参将,升河漳副将,再升广东韶镇总兵,摄理广东陆路提督。鸦片战争中,英军侵犯广州,清政府派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驻广州。奕山知殿甲多年率军,有作战经验,多次造访咨询,殿甲尽言无隐,多被采纳,并奉命防堵广东海口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,以抗英守土有功,擢升广西提督,节制各镇,统领全省水陆军务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年),殿甲以年老多病,奏请免职归里。次年病故。 

张允文    (?~1849)  字之,号里庵,绰号邋遢。清邓州(今邓州市)人。乾隆时补禀生。生性豪迈,放荡不羁,为文气度非凡,诗豪放,与房如竹、鲁士纯往来甚密,或会友、讲学、论文,或和诗答对,人称“土山三友”。著有《河洛诗文集》,今已佚失。张允文善书法,仿怀素体。早晚苦练,行走于路上也常比比划划。路过沙滩以指代笔,以沙作纸。他写字不拘泥于名家古法,终于自成一家。其书“崎岖盘拗”,苍劲有力,“幽怪”之势,深得世人品味。他的书法成名后,自定三不:一不为权贵者写;二不为富有者写;三没兴致不写。相传同里有一富户,新粉刷一堵屏壁,爱慕他的字,以重金相请,被他拒绝了。

马虎云    (约1780~1852)  清代新野县城郊张营村人。祖辈世代为佃农,他自幼跟人学制“泥屐”,其技艺高超,闻名遐迩,成为一代著名技师。泥屐是皮邦、木底、木腿,腿上钉有铁底,是解放前人们用作走泥路的必备之“鞋”。苏州泥屐誉满天下,马虎云的泥屐完全可以与之媲比。泥屐制作虽简单,但帮易扯,腿易掉。而马虎云在从师得艺的基础上,反复琢磨,匠心独运,终得其巧。他制作的泥屐,邦不扯,腿不掉,经久耐用,畅销豫、鄂数十个县城,“张营泥屐 ”成为名牌之一。更令人可敬的是他那独特的工艺,从不私藏,凡愿学者,皆悉心教授。光绪十年(1884年),向他拜师求教过的57名泥屐工匠协力筹资,在张营村为他树《马老师传艺德教碑》,以彰其德。 

李太春    (生卒不详)  清代裕州(今方城县)人。咸丰初年,南阳一带许多县旱、蝗成灾,加之政治腐败,统治者搜刮不已,使得民不聊生。咸丰六年(1856年)6月,他发动同乡人张五秃等242人在裕州、泌阳、午阴、遂平交界的角子山起义。李太春指挥义军打击豪绅,救济贫困,发动饥民、散勇、贫苦矿工入伍,义军迅速壮大。咸丰七年(1857年),队伍扩至万余人,骑兵400余人。按捻军建制,置黄、红、蓝、白、黑旗,各旗设旗首统领。以角子山为根据地,活动于叶县、禹州、汝州、裕州、洛阳、南阳、泌阳、南召、内乡、镇平等数十州县,清廷大为震惊。河南巡抚英桂调各地兵勇、团练围剿”。义军奋勇作战,于小顶山、红岭(在裕州)、牛角沟(在泌阳)、铁牛庙(在南召)、大红山、确山、交口(在南召)、大顶山等处,重创清军,毙伤祥符县把总王聪明、南召县典史陈福来,开封营守备程金陛、侯补知县金保符等。巡抚英桂、延绥总兵龙潭厚、副将军闫丕敏、南阳知府何怀珍、总兵邱联恩,裕州知州李容镜等,因“堵剿不力”,分别受到摘顶戴、革职或降级留任处分。义军的斗争坚持4年,在一定范围内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。后在清军的反复围剿中失败。李太春不知所终。 

马德和    (1811~1911)  又名马星瑞。邓州市人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加入湖北新军,与熊秉坤等人共同组织进步组织“共进会”。宣统三年(1911年)10月10日,参加武昌首义。因起义有功,被提升为革命军协统,后在汉口战役中牺牲。

罗正杰    (1840~1903)  又名罗老六。唐河县人。自幼习武,为人仗义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5月16日,与张云卿、杨华川等人共同发起成立“齐心会”,以反洋教、抵制洋捐为名义在唐河、桐柏、泌阳三县交界处活动。次年5月,“齐心会”被奸细出卖,罗正杰被清廷斩首。

分享

×关闭